企業官網這件事,90%的老板都踩過這些坑
時間:2025-10-23 11:00:01
說來你可能不信,去年幫朋友公司做網站診斷,打開他們花了八萬塊做的官網,首頁大圖居然是個戴墨鏡的卡通恐龍——賣工業軸承的搞這么"萌",客戶點進來還以為進錯了頁面。這讓我想起個有趣的現象:很多企業主把建站當成買家具,光盯著"好看",結果錢花了,訂單卻沒見漲。
前陣子參加行業交流會,遇到個做建材的老板吐槽:"我們官網找了美院教授設計,水墨畫風格特別高級,但半年都沒接到詢盤。"這話讓我想起設計圈的老梗:甲方要的永遠是"五彩斑斕的黑"。其實企業官網最忌諱過度設計,那些酷炫的動畫、抽象的構圖,往往會讓客戶找不到"購買按鈕"在哪里。
有個很實用的"3秒法則":用戶打開網頁3秒內,要能明確知道你是干什么的、能幫他解決什么問題。就像我們逛超市,牛奶區絕不會把酸奶藏在零食貨架背后。建議首頁一定要有: - 一句話業務說明(比如"專注XX行業20年") - 核心產品/服務導航 - 至少一個轉化入口(在線咨詢/電話/表單)
上周打車遇到個司機師傅,閑聊時他說:"現在談生意誰還開電腦啊,都是蹲廁所時刷手機看廠家。"這話糙理不糙,去年某平臺數據顯示,B端客戶70%的初次接觸都來自移動端。但很多企業官網還在用PC端思維做適配,手機上點個聯系方式要放大三倍才能看清。
有個簡單的自測方法:用自己手機打開官網,如果出現以下情況就要警惕了: 1. 圖片文字自動縮小成螞蟻字 2. 導航菜單要橫向滑動才能看完 3. 聯系按鈕藏在漢堡菜單第三層 (別笑,這類問題我見過不下二十家)
見過最離譜的案例是某機械廠官網,產品詳情頁寫著"采用先進工藝制造",問老板具體工藝是啥,他撓頭說:"這不該技術員寫嗎?"結果技術員交來的說明滿篇專業術語,客戶看完反而更迷糊了。
好的產品文案要像給丈母娘介紹工作:既體現專業度,又要說人話。比如同樣是描述數控機床: ? 錯誤示范:"采用閉環控制系統與光柵尺反饋" ? 正確打開:"比普通機床精度高3倍,做模具不用返工"
還有個容易忽略的點:案例展示千萬別只放LOGO墻。有家做凈化設備的客戶,把"為某醫院改造ICU"的故事配上前后對比圖,詢盤量直接翻倍——客戶要的不是你服務過誰,而是你能為他創造什么價值。
曾經幫某連鎖餐飲集團做網站升級,發現他們舊站的后臺要傳菜品圖片,居然得先PS成固定尺寸。更夸張的是,內容更新必須找外包公司,改段文字收費200塊。這種"建站時省小錢,維護時花大錢"的坑,我見過太多老板踩。
選擇建站系統要關注: - 能否自主更新內容(別小看這點,很多傳統企業站做不到) - 是否帶數據分析(至少要知道訪客從哪來、看了哪些頁) - 有沒有SEO基礎功能(標題標簽、alt文字這些)
說到SEO,忍不住多聊兩句。有客戶問我:"為啥我們網站百度搜不到?"結果一看,整個站點所有頁面標題都是"首頁"。這就好比開實體店不掛招牌,還抱怨客人找不到門。
最近有個做包裝盒的客戶特別有意思,他們官網每周更新"客戶問答"欄目,把采購最關心的起訂量、交貨周期等問題做成短視頻。半年時間,自然搜索流量漲了300%。這印證了我的觀察:網站不是建完就完事的"工程",而是需要喂養的"數字員工"。
建議企業至少安排: ? 每月更新2-3篇行業相關文章(不必長篇大論,解答實際問題就行) ? 季度性優化產品頁面(補充客戶真實評價、使用場景圖) ? 年度技術體檢(檢查打開速度、死鏈、移動適配)
說到底,企業官網本質上是個24小時營業的銷售員。想想你會雇個只會背誦說明書的話務員,還是更想要個能洞察需求、對答如流的業務骨干?下次再有人跟你吹噓"高端定制網站",不妨先問句:"它能幫我多接多少詢盤?"
(對了,那個用恐龍當首頁的朋友,后來把主圖換成車間實拍視頻,三個月后收到了第一封海外詢盤郵件——你看,有時候生意就是這么實在)
微信掃碼咨詢