你的企業官網,真的夠"專業"嗎?
時間:2025-09-29 09:00:01
說真的,現在很多老板對網站建設的理解還停留在"有個頁面就行"的階段。前兩天遇到個開連鎖餐飲的老哥,他指著自己那個十年前風格的網站說:"這不挺好的嗎?該有的信息都有啊!"我當時差點沒忍住翻白眼——大哥,現在都2023年了,你這網站連手機適配都沒做好,顧客用手機點開菜品圖片都顯示不全,這叫"該有的都有"?
記得我剛入行那會兒,企業建站就跟趕時髦似的。大家比的不是用戶體驗,而是誰家首頁的Flash動畫更炫酷。現在想想真是哭笑不得——那些轉半天打不開的動畫,除了讓訪客煩躁,還能起到什么作用?
如今的企業網站建設可大不一樣了。說幾個最基礎的: - 響應式設計(就是手機電腦都能正常瀏覽) - 3秒內必須完成加載 - 核心信息一眼就能找到 - 整體視覺風格要符合品牌調性
你看,光是這四點,就能篩掉市面上80%的企業網站。不信你隨便打開幾個同行的官網對比下,差距立馬就出來了。
我特別想吐槽一些常見的"反人類設計"。比如: 1. 找半天找不到聯系方式(這是要玩捉迷藏嗎?) 2. 產品分類混亂得像迷宮(顧客又不是來解謎的) 3. 自動播放的背景音樂(突然出聲能嚇人一跳) 4. 永遠關不掉的彈窗廣告(簡直是在趕客)
最夸張的是有次幫客戶做競品分析,發現他們競爭對手的網站居然要注冊才能看產品詳情!這不是把潛在客戶往門外推嗎?果不其然,三個月后那家公司就改版了。
很多企業在建站時容易踩坑,我總結了幾點:
誤區一:追求炫技大于實用 有些設計師特別喜歡用各種特效,結果搞得網站卡得要命。拜托,用戶是來找信息的,不是來看你秀技術的。
誤區二:內容堆砌毫無重點 把公司簡介、發展歷程、董事長致辭全堆在首頁,重要信息反而被淹沒。這就像相親時把從小學到現在的所有經歷都講一遍——誰有耐心聽啊?
誤區三:建完就扔不管不問 網站不是一次性工程。我見過最離譜的是某企業官網"最新動態"欄里還掛著2018年的新聞,這不明擺著告訴訪客"我們不重視線上"嗎?
說幾個我特別欣賞的設計案例(當然不能透露具體名字):
有家做高端家具的,網站打開就是全屏的產品視頻,背景音樂是舒緩的大自然聲音,整個瀏覽過程就像在逛實體展廳一樣舒服。最絕的是他們的在線客服系統——不是那種煩人的彈窗,而是在右下角有個很克制的"需要幫助嗎?"的浮動按鈕,點開后3秒內必有真人回復。
還有家做工業設備的,把復雜的設備參數用可視化的方式呈現,連我這種外行都能看懂不同型號的區別。他們的在線選型工具簡直神了,客戶輸入幾個基礎參數就能自動推薦最合適的設備,轉化率直接翻倍。
這個問題我被問過太多次了。說實話,就像問"裝修要花多少錢"一樣,答案完全取決于你的需求。
小型企業做個基礎展示型網站,萬把塊錢就能搞定。但要是涉及電商功能、會員系統、數據看板這些,那預算就得往上漲了。我的一般建議是:把網站當成一個24小時營業的線上門店來對待,該花的錢別省。
有個客戶特別有意思,他原計劃花5萬做網站,聽我分析后決定追加到15萬。結果上線半年,通過網站帶來的新客戶就把投入全賺回來了。現在他逢人就夸:"這錢花得值!"
做了這么多年網站建設,我明顯感覺到幾個新方向:
1. 智能化:AI客服、智能推薦這些會成為標配 2. 場景化:網站要能適配不同用戶的使用場景 3. 數據驅動:每個按鈕的位置都要經過AB測試 4. 全渠道整合:官網、小程序、APP要能無縫銜接
最近幫幾個客戶試水了Web3.0的概念,比如用VR展示產品,效果出奇的好。有個做豪宅項目的,客戶通過VR看房后,線下看房轉化率提高了40%。
建網站這事吧,說簡單也簡單,找個模板套一套就行;說難也難,要做出真正能帶來商業價值的網站,需要下不少功夫。
我的建議是:先把基礎功能做好做扎實,別一上來就追求什么黑科技。就像開店一樣,先把菜品和服務做好,再考慮要不要搞全息投影這些花活。
記住,你的網站不需要討好所有人,但一定要打動你的目標客戶。有時候,少即是多。
下次你再打開自己公司網站時,不妨換個角度想想:如果我是第一次訪問的潛在客戶,這個網站能說服我選擇你們嗎?如果答案不確定,那可能真的該考慮改版了。
微信掃碼咨詢