企業數字化轉型的第一塊敲門磚
時間:2025-09-22 19:00:01
說來你可能不信,現在還有不少老板覺得網站就是個"電子名片"。上周遇到個做建材的老哥,拍著胸脯跟我說:"我微信里兩千多個客戶,要網站干啥?"結果第二天他競標某國企項目時,人家第一句話就問:"貴司官網怎么404了?"
咱們得承認,現在用戶判斷企業靠不靠譜,60%會先搜官網。就像相親總得看看朋友圈吧?去年幫朋友改造的烘焙工作室網站,上線三個月后客單價直接漲了40%。關鍵是把"手工現烤"的過程用短視頻嵌在首頁,顧客隔著屏幕都能聞到黃油香。
常見的三大誤區特別要命: - 把官網做成PDF說明書(滿屏參數看得人頭疼) - 移動端打開像玩"大家來找茬"(按鈕小得要用放大鏡) - 聯系方式藏得比密室逃脫線索還深
有組數據挺有意思:79%的用戶如果遇到加載超過5秒的網站,轉身就走。這比外賣小哥遲到還讓人暴躁。
市面上那些"998全包"的建站套餐,就跟泡面包裝上的牛肉一個道理——僅供參考。去年試過某平臺號稱"智能生成"的建站工具,結果做出來的頁面跟我表侄子的PPT作業一個水平。
真正好用的企業網站得具備這些基因: 1. 會講人話的產品介紹(少用"顛覆式創新"這種鬼都聽不懂的詞) 2. 帶場景的案例展示(別光堆砌客戶LOGO,說說具體解決了啥問題) 3. 自然生長的內容體系(很多企業博客最后都變成老板的釣魚日記)
有個做智能鎖的客戶特別聰明,他們在官網做了個"防盜測試"小游戲,用戶玩著玩著就把產品賣點記住了。
見過最離譜的案例是某餐飲品牌官網,更新菜品要找外包公司排隊,等改完新菜都下市了。現在稍微像樣的建站方案都該有:
- 傻瓜式后臺(讓行政小妹也能更新團隊合照) - 數據埋點(知道用戶在哪頁點了關閉按鈕) - 多語言切換(別用翻譯軟件硬翻,西班牙語版把"聯系我們"翻成了"求約會")
有個做外貿的朋友靠這個細節多拿了200萬訂單:他的網站會根據IP地址自動切換貨幣單位,中東客戶打開直接顯示迪拉姆報價。
最近總有人問我:"建個網站多少錢?"這就像問"養個孩子多少錢"——出生才只是開始啊!見過太多花十幾萬做的精美網站,最后淪為互聯網僵尸。
建議每月至少做三件事: 1. 更兩條行業干貨(別總發公司團建照片) 2. 檢查所有表單能否正常提交(測試發現30%的留言功能其實是擺設) 3. 更新證書資質(去年有家企業網站掛著過期的ISO認證,丟了個大單)
有個做教育的客戶特別會玩,每周在官網更新"學員成長故事",現在60%的咨詢都來自老學員推薦。
說到底,網站早不是"有沒有"的問題,而是"活不活"的問題。就像開店不能只裝修不進貨,數字門面也得持續經營。下次見到說"網站沒用"的老板,建議他試試關掉門店只留微信——保證三天就哭著回來改主意。
(完)
微信掃碼咨詢